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泵类仪表>技术列表>访SMC(中国)公司总经理 赵彤

访SMC(中国)公司总经理 赵彤

2016年12月28日 10:14:19 人气: 1177 来源: 东莞市豪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产学结合 发展经济
——访SMC(中国)有限公司总 赵彤博士

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军、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关键时期,在“创新创业”蔚然成风,新的商业形态和企业组织迅猛崛起之际,时隔8年,本刊有幸再次采访SMC(中国)有限公司总、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彤博士。

 

气动产业的发展路在何方?什么创新才能真正创造价值?企业如何培养脚踏实地的实用型人才?企业家们如何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保持创业精神?企业应该为下一代留下哪些宝贵财富?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能给现在的年轻人哪些成长建议?采访中赵彤博士并不仅仅是简单作答,还饱含着企业责任、行业责任、社会责任等具有家国情懷的深远意义。

 

 

∣前言∣

 

在SMC(中国)有限公司第三工厂,设有SMC历史馆,进入馆中首先看到的就是赵彤于2014年为历史馆撰写的前言:

 

“当我们回顾、整理气动产业发展历程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以高田芳行会长为代表的SMC创业者。SMC自1959年创业以来,历经55年发展成为今天气动行业的翘楚和技术创新的企业。

 

在中国,SMC与我国行业协会、学会及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哈工大、北理工、北航等众多理工科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化产学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在推动工业自动化和产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我们深知,装备业、基础产业的技术进步对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夯实这样的产业基础需要几代人脚踏实地的努力。建立SMC历史馆,有助于我们了解气动技术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让我们牢记创业精神,不断挑战,用我们的智慧与努力,让的技术与产品传承于世,祝愿人类社会的未来更加美好!”

 

人生篇

 

从知青农民到留学生

27年前,哈尔滨工业大学1988年12月的校刊刊登了一篇赵彤的采访,题目为“路在脚下延伸”。前面的一段话是他受访时的一番感触:“我在北京念初中的时候,没想到会下乡插队;在黑土地上干农活时,没想到能上大学;上大学时,没想到能念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没想到能出国留学;留日归国,没想到回校当了教授……”。采访老师在文末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人的一生,也许每一步并不是刻意的追求,但是没有想到却都实现了,很难说是偶然。如今这条路仍在脚下延伸……。

 

赵彤的人生轨迹的*个阶段就是从黑土地上的知青农民到做大学教授,第二个阶段就是从大学教授到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他常说:“我的年华是在农村插队渡过,而人生的时期,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渡过的19个春夏秋冬。”1968~1973年这段时期,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中,他和同学们一起从北京到了山西、又到了黑龙江,体验了5年农村生活。

 

1968年,不满17岁的赵彤踏上了上山下乡之路。扎根农村、好好锻炼,知识青年们当时就这一个思想。1973 年,党中央提出高考,虽然这一年的高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考,但是对这些白天烈日下扶犁、晚上油灯下苦读的知青来说,毕竟看到了一线希望,大学时隔多年开始敞开了大门。从拿到哈工大入学通知书的那天起,赵彤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哈工大,他度过了一生难忘的学生时代,毕业后做过77届的班主任,1978年考上了文革后*届恢复招考的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刚刚毕业,又赶上了中国向西方国家选派留学生的全国选拔考试,1982年的春天,踏上了留学的道路,1987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完成了学业,取得了博士学位。

 

从留学生到大学教授

留学期间,赵彤的老师——哈工大许耀铭教授到日本访问,他们一起到日本的航空技术研究所参观时,体验了飞行员训练用的模拟装置。这个现在来讲不足为奇的装置,在当时却让他们感到非常新鲜。当时中国正值改革开放,这些被国家选派过来的年轻人,刚刚来到海外,看到那么多*的技术和产品,都有一个非常朴实的想法,就是要在学业上争口气。所以在留学期间,大家学习、工作都很拼。

 

1987年,在东京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前夕,赵彤获得了日本机械学会的研究奖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手岛精一研究奖。“因为是*个获得了这两个奖项的中国人,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十分感激培养我多年的竹中俊夫。如今,虽已逝去,他的音容笑貌犹在近前。”

 

1987年,赵彤回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成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作为学校*批入站的博士后,*次带研究生。1989年,学校积极推动通过日本政府的无偿援助(简称ODA项目),在哈工大建立现代生产技术中心,赵彤有幸和很多老师合作促成了这个项目的落实。也就在这年,他陪同几位前辈老师*次访问日本SMC公司,这次访问让他与SMC结下了长久之缘。

 

SMC是一家生产气动元件的跨国公司,会长高田芳行非常热衷于和中国理工科大学进行间的产学研合作。从1989年开始,哈工大、清华大学就一直保持着和SMC的合作研究、学者互访,后来SMC先后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14所大学建立了SMC气动技术中心,迄今已为我国培养了上百名博士、硕士和本行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从大学教授到企业管理者

通过产学结合、促进各国间的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确实有很多可为之事。所以赵彤回到国内一边在学校继续教书育人、搞科研,一边也在积极促进与日本和海外其他企业之间的化产学研的合作。

 

通过长期与中国大学的交流,SMC对中国也开始有所了解。1994年SMC与其他外资企业一样,开始有了到中国创建企业的想法。高田芳行会长委托认识的各位大学老师做了投资环境的调查和建立公司的可行性研究,后决定在中国成立SMC(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MC中国公司)。公司创立初期,赵彤既是一位大学教授,又是一名兼职总。

 

∣发展篇∣

 

建设SMC中国公司

公司成立后,一无所有,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未来的SMC中国公司的本土人才。赵彤一直在学校工作,培养人才是驾轻就熟的事。当时他任职北京理工大学的教研室主任,这个教研室就成了SMC中国公司的筹备办公室,开始招兵买马,培养年轻的毕业生,这些人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骨干。现在回想起来,SMC中国公司确与其他外资不同,它是从中国理工科大学中走出来的外资企业。

 

1995年,公司在北京亦庄买了土地,在工厂奠基仪式上,高田芳行会长和公司创业者们铲下了SMC中国事业的*锹土。二十年前的亦庄只是一片农田,几乎没有一幢像样的建筑,远不如现在繁荣,集聚着这么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SMC中国公司是*批入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之一。

 

1997年,SMC中国公司*工厂落成,开业典礼上,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长莅临庆贺,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一些高校校长为SMC中国公司的发展题词,路甬祥院士对SMC中国公司寄予的希望就是:产学结合,发展经济。二十年来,赵彤带着师长的嘱托,下定决心要把企业办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理工科大学的学科教育。

 

在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1998年《北京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的外资企业,的中国人管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里的SMC(中国)有限公司使我国的气动元件生产一步跨入世界*”。同时日本的新闻媒体也报道了SMC中国公司,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这位日本作者指的应该是中国迎来的“*”,下一个时代是中国的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SMC中国公司的事业也在不断茁壮成长。*工厂建立后,SMC中国公司引进了同行业先進的生产设备与工艺。经过几年的努力,SMC中国制造的产品直接出口5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SMC中国研发中心的成立,使SMC在集团的研究开发体系形成了和北美技术中心、日本技术中心、欧洲技术中心并列的四大研发中心。

 

SMC生产的气动元件,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系统、自动化装置的重要元器件,在各行各业自动化的生产线、生产装置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制造业中的冲压、焊装、涂装,发动机生产线和汽车总装线,这些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生产线上,大量地使用着各种气动元器件。此外在半导体、液晶面板、太阳能电池、LED、食品包装、机床、医疗医药等各个自动化领域,气动元件也得以广泛应用。

 

公司成立后,首先面对的挑战是质量、成本和交货期,这三个竞争要素。要想生存,就必须不断地提高竞争力。二十年来,SMC中国公司不断地努力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产品直接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SMC商标于2011年被认定为“”。

 

时光荏苒,SMC中国公司从无到有,现有4个生产基地,一共占地800亩,建筑面积40万m2,在北京设有技术中心,职工人数共计5500多人。SMC中国公司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覆盖了全国96个工业城市,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营销、技术服务体系。

 

这二十年SMC中国公司一直坚持走一条化产学结合的道路,奠定了五块事业基石: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基地;遍布全国的、完善的、具有优势的营业体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研发中心;带动我国相关行业的成长和发展的物流采购;化的产学研合作。这五块基石托起了今后SMC在中国事业的发展,在推动中国和的工业自动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任和荣誉

在高田芳行会长的倡导与支持下,SMC二十年如一日地支持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和奖学金资助。也许,SMC奖学金在各个大学并不是高的,但是一直能坚持下来难能可贵。二十年来,获得SMC奖学金的高校学生超过10 000人。高田芳行会长捐助改建了清华大学西阶梯教室,改善了清华学子的学习环境;SMC还捐建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交流礼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了SMC节能环保中心,……。长时间以来、SMC支持各大学学生创新课程,鼓励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理工院校师资培养、学生实习提供平台,积极参与理工教育改革,……,如涓涓细流、为中国理工科教育尽微薄之力。

 

2008年,SMC 成立了北京教育基金会,SMC 日本和SMC 中国通过这个基金会坚持支持我国的理工科教育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资助行业协会、学会的各种学术活动。自1996年,SMC就开始资助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高田芳行会长曾担任该协会名誉理事。SMC北京教育基金会还关注中国贫穷地区的教育事业——希望工程。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SMC 中国员工的心,同时也震撼了SMC海外员工的心。通过SMC教育基金会,来自海外的捐款*的送到北京,这样的善举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怎样能用SMC员工的爱心,为災區人民踏踏实实地做一点实事,二年后,用SMC员工与公司的捐款,在平武县虎牙乡学校的废墟上建起了一所友谊藏族希望小学。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面孔,想想那些含辛茹苦、对孩子充满期盼的父母,赵彤深感,在这个社会、在我们的国家,要做的事真是太多了。SMC承诺,只要这些孩子坚持读书,就会一直扶助他们,让他们从山区飞出来,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SMC坚持走化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自SMC中国公司成立以来,每年都会获得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各种奖项。王兆国等,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以及市政府领导曾多次到SMC中国公司视察,这对创业中的SMC中国全体员工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

 

建国六十周年,作为海外高层人才的代表,受国务院、中组部邀请,赵彤有幸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观礼。看到那雄壮的场面,看到那些欢乐的人群,他亦感心潮澎湃,几十年社会的变革,莘莘学子、任重道远。

 

∣人才篇∣

 

产业立国 人才为本

产业立国,人才为本。二十多年来,从大学教授到企业总,同时推动化产学研的合作,赵彤体会深的就是,无论在大学教书还是经营企业,必须把培养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企业需要培养各种层次的实用型人才,这对当今乃至今后的中国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也有人问我,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到中国来,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很多人的理解是,带来了大量的外汇;也有人说,带来了*的技术和*的产品;还有人说,带来了广大的市场和现代化管理经验。”赵彤说这些回答都对,但都不全面。现在中国已经不需要大量的外汇,因为外汇储备已是世界*;*的技术?今天是*,不创新的话,明天就要落后;产品和市场?今天可以带来,明天也可以带走。他深切的体会是,外资企业给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带来大的贡献,是在中国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个平台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培养了大量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实用型人才,包括技术和技能、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现场管理、資本運作等各个方面。

 

同样,SMC中国公司通过化的产学合作和企业平台,为我国社会的转轨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而人才才是社会发展宝贵的财富,才是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永远也带不走的财富。赵彤现在回想起来,更加深刻理解了当年路甬祥院长为SMC 中国公司写的题词:产学结合、发展经济,师长们的语重心长。

 

培养未来的实用型人才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SMC中国公司珍贵的、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一支年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5500多名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9岁。他们是一支典型的“学生兵”,很多人一毕业就加入公司,充满着活力。

 

社会上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认为培养的过程太长,害怕培养好了就跳槽,而SMC中国公司80%以上都是应届毕业生。这样的学生兵怎样才能培养成为现代化企业的主力军?公司走过了这样一条路,从礼仪教育开始,很多人认为礼仪教育应该由学校完成,而不是企业。但实际上这是毕业生们到企业后必须要补的一课,员工的教育是从早上的一声问候开始。5S管理的内涵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教育,这是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基础。然后要贯彻的是标准化、目视化管理、目标管理和自我目标管理,这样一步一步地打造企业坚实的基础,然后进行全员积极参与的合理化的改善,这样的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将带来企业新的变革,周而复始、SMC中国在这种动态变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SMC中国公司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由教育体系、网上可以提供员工自学的培训体系、现场指导教育,还有社会各种教学资源和海外研修体系组成,这也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不同的岗位都有一套从初级到、从技能培训到现场管理培训的培养体系。这套体系要使新兵也能很快上岗。同时还要有一个能力和业绩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这个非常重要。没有裙带关系,没有任人唯亲,只要肯干,都有公平的机会脱颖而出,而且跟学历没有关系。

 

培训体系、员工能力和业绩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制度,这三个体系推动、激励人才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地成长,让年轻人能够有一个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海外研修也是SMC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到目前为止,SMC中国公司送到海外研修的员工已经超过700多人。

 

SMC中国公司的蓝领

几年前,有几位作家联名写了一本报告文学《亦庄蓝领》,这本书主要倡导的是,要重视技能人才教育。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来讲,除了要发展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也要关注中国作为制造强国和大国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培养,这本书就是以亦庄的外资企业为背景,培养技能人才为素材,写了很多生动感人的故事。这本书的*章和第二章就是叙述SMC中国公司如何培养中国年轻的技能人才的真人实事。

 

在企业里培养技术人才,跟在研究室和研究所里培养人才的思路略有不同,SMC的工程师是在制造现场中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一名好学生不一定是一名好职工,企业强调的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个新入职员工,首先要学会熟练地操作设备,在积累丰富的现场经验的同时学会思考,具有实战能力后,晋级做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去做生产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有管理天赋和人格魅力,能带领团队的,就可以成为现场管理者。这就是SMC工程师的培养过程。

 

简洁、流畅、洁净、,SMC中国公司要求每个车间、生产线都牢记这八个字,并根据这八个字进行改进和努力。自己的作业现场,都希望更加安全和流畅,只有感到流畅才能有更好的心情与效率。除非是重大投资的改善,需要公司高层决议外,日常的改善都是随想随提随做。二十年来公司就是在这样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这些在现场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学生兵,这些技术、技能、现场管理的人才,对企业、对行业、对国家来说,都是稀有人才、宝贵财富。

 

∣技术篇∣

 

元件虽小 责任重大

气动元件用在重大的生产设备或生产线上,一个小小的零件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可能会导致客户生产线或者生产装备的停产,甚至是生命安全问题。

 

举一个典型案例,用在重型卡车刹车系统上的高强度接头,SMC中国年产量两千多万只,全部出口到美国。这两千多万只接头在颠簸、振动、高温、高寒的等恶劣工况下不能有一只漏气。这确实很难实现,也许这两千多万只,出十来个不合格产品在一些企业的质检中还能接受,但是只要有一个不合格产品用在客户的卡车上,造成的后果就是车毁人亡。所以,“元件虽小,责任重大”这个理念一直激励工厂车间的每一名员工必须用心去做好每一个产品。“我们一直相信,产品的质量是每一名员工的双手做出来的,而不是质量检测员检测出来的。”

 

以创新跨越差距

很多行业人士疾呼:中国气动产业若不能迅速提升,将严重制约我国现代装备业的发展。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国内气动行业与*国家的主要差距在于:1.前期的研究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生产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2.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还达不到国外相同水平;3.技术方面大部分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气动元件研发和生产上;4.除了传统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可应用产品太少;5.在产品生产的一致性上还有差距。

 

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跨越差距,才能让企业长久立足。SMC中国公司对创新的理解:

 

*,创新的基础:强大的生产制造基地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高校、科研机构有研究力量,的确很重要,但强大的生产制造业基地,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这一点必须要强调,否则,研究成果往往是束之高阁,发表几篇论文就完了。

 

第二,创新的市场战略:研发中心的创立是要立足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跟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需求,开发适用于新兴市场的产品,通过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去影响欧美市场。

 

第三,创新的广义内涵:SMC中国研发中心不仅仅要重视适应新兴市场的新产品研发,也必须重视确保这些新产品具有竞争力(质量和成本)的现代生产制造工艺。现代制造工艺是技术创新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SMC中国公司有二百多技术工程师,不仅仅是研发产品,其实相当一部分是研究现代生产制造工艺。现代工艺的研究对制造业非常重要,但在我国的气动产业却是个软肋,很多企业对工艺研究不够重视、投入甚少。

 

第四,创新的前瞻性:重视新产品的研发,更要重视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这是推动产品研发和技术发展的保证。SMC中国公司通过化产学研合作,在中国12所大学的SMC技术中心广泛地开展气动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高田芳行会长非常支持与中国理工科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因为SMC作为气动技术的企业,应该担负起行业发展的责任,要注重未来的3~5年新产品研发所需要的应用技术的基础,这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创新发展必须以人才的培养为己任。SMC通过企业自主创新和化产学研结合,以*的技术、*的产品于的气动行业,同时通过这样的平台,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技术普及和技术升级奠定了未来市场发展的基础。企业不能只是盯着眼下产品的价格和销量,而是要考虑如何奠定未来市场的基础,要从人才培养开始,因为再好的技术和产品,没有人去理解、去推广、去持续地创新,就没有长远的未来。

 

气动新产品新技术

气动技术发展趋势就是:小型化、轻量化,节能化;高速化、高频化、高寿命化;高精度化;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机-电-气一体化。气动产品是配辅件,在自动化装置上,尤其是在机器人上,如果不能实现小型化、轻量化、节能化,就要被淘汰,因为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跟负载直接相关,要达到高质量的控制,配辅件必须做到小型化、轻量化。

 

气动新产品和新技术还有很大开拓空间,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怎样在制造过程中更省能、更快捷,怎样在使用过程中更节省压缩空气、节省工件的功率损失,怎样能在组装和维护过程中节约用户的工时,怎样能节省用户整体装备的安装空间,等等。

 

SMC每个新产品的研发都有其清晰的目的,都必须说明产品能带来哪些绿色制造、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结果,必须经受得起市场和客户的考验。

 

举一个SMC新产品的案例:JCQ系列气缸。同样缸径和行程,这款气缸长度减少了30%~40%,整体重量从690g降到320g,减少了45%的重量意味着少消耗45%的铝合金型材。也许有人说,研发这个产品并不难,但是观念上的创新、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需要有人潜心去做研究。

 

对ISO标准要有话语权

业内常说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的企业卖标准。现在中国是制造大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进军,关于标准,要有突破精神。气缸缸径的ISO标准是40/50/63,但为什么ISO定这样的标准,或许没有谁能解答,都说是欧洲人定的,事先制定标准,不符合标准就进入不了采购目录。ISO并不是不能改变的金科玉律。为什么气缸缸径不能是45或55?如果中间的某一档可以满足客户要求,就意味着体积和空气消耗量的减小。ISO标准固然很重要,但是任何一个标准和国家标准,都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产业的升级,都不应该成为阻碍技术进步的束缚。在不断补充和完善ISO标准上,中国的产业应该积极参与,争取推动技术进步的话语权。

 

小型化、轻量化、机电集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应该是今后气动产品发展方向。

 

∣产业篇∣

 

把气动产业的蛋糕做大

SMC作为气动企业,应该多做些什么?不是只简单地做产品、卖产品,而是要让气动技术不断地延伸,要让气动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大,要把气动产业的蛋糕做大。一个企业,关心的不仅仅是眼下的销售额与利润,而应该更关心企业的技术与产品如何满足市场与客户显在与潜在的需要,关心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这才是真正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的原动力,也是行业的责任——把蛋糕做大。

 

近十年,随着中国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产业的高歌猛进,装备的发展备受关注。例如,在微电子行业,半导体硅片作为的产品,其核心技术在哪?除了产品本身的设计,就是工艺的保证。从半导体生产的前工序到后工序,SMC的气动元器件在这些装备当中被大量使用。但是,这些产品已经基本没有传统气动元件的影子,更多的新产品是应用了气动技术的原理和基础,根据产业升级和装备业发展的需要衍生出来的。

 

产业的进步是靠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拉动,如果只是盯着传统产业和传统气动产品、元器件,一味地模仿、低价竞争,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因为其他的传动技术都在进步。究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数字化和自动化过程中需要什么?其实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市场,关注一下客户的真正需求,就会发现气动技术和气动产业的路还很长。气动企业面对的客户已经不再是传统产业,微电子工业、LED电子制造、生物医疗等装备,都对气动技术有着新的期待。只有不断挑战,根据新的需求、研发出更多的新型气动产品,才能给气动产业发展带来下一个黄金时代。

 

以发展气动产业为己任

几十年来,SMC对一些关键技术的进步或革命,确实做了很大的努力,从过滤器、三联件、电磁阀、气缸,到机电一体化产品。一个产业的进步离不开关联产业的进步,若总结一下气动技术的发展史,就会发现气动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成长。很好地学习、利用新的加工工艺、材料,才能更好地让气动产品研发成果变为现实。气动产业或者流体控制产业的从业者,决不能把视野只放在流体控制的方向上,更要关心周围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政府部门和相关协会应该积极倡导和推进的合作。

 

干了一辈子气动行业的赵彤,深爱这个行业。他用一生去追求并努力奋斗于这个行业,汇集大家的智慧去证明气动技术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利器,在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各个方面,不输于其他传动技术。他认为:用这种信念和执着的努力,得到客户的关注和认同,这个产业才能不断地发展下去。我国气动产业和行业需要有一批以发展气动产业为己任的企业。

 

∣未来篇∣

 

中国制造 路在何方

美国工业的发展历程是: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美国再工业化的动力是创新驱动。德国传统工业基础雄厚,但IT业相对美国有些滞后,加上低成本新兴制造大国正在崛起,对德国工业形成了双面挤压,所以适时提出了互联网+智能制造,推出了工业4.0;中国审时度势,及时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很理智地提出“我国工业2.0要补课,3.0要普及,4.0只是做示范”,其规划和思路都很清晰。

 

中国制造业这条路怎么走?首先要清楚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是什么,只看到“互联网+”,看不到制造业的基础和*工艺的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基础件,中国就不会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所有这些,需要几代人的思考和努力。

 

回顾2015,“互联网+”思潮涌动,“创新创业”蔚然成风,新的商业形态和企业组织迅猛崛起,一些传统产业在互联网平台上跨界整合,重构产业价值链,创造更高价值,……,但是互联网作为一个崭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推手与工具,它不可能解决工业基础件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实现工业数字化和自动化,必须有节能、环保、高性能、可靠的工业基础件,可以说、未来的互联网+智能制造对气动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014年,我国提出了工业强基战略,如果说液压关系到我国国防安全的话,气动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全面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其意义重大。

 

警世明鉴

技术立国和产业立国,在任何时候这都是强国根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千万不能还没有工业化,就开始去工业化。工业被边缘化,表现的是資本的游离,人才的流失,创新的不足,效益的低下,这将背离我国的国情。

 

现在,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似乎只要提及制造业,就与污染、耗能、产能过剩,甚至人口膨胀等在一起。对此,赵彤分析认为,现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可以和谐统一,只是因为我国的一些发展规划有失前瞻性和理性,才导致现在的盲目发展和诸多生态问题,才造成国民对制造业的误解。传统耗能产业的确不适合在大城市发展,需要技术改造、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是对的,但千万不要误解为,中国还没有工业化,就要开始去工业化,做基础产业的行业人士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感悟篇∣

 

仰望星空 更要脚踏实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有高瞻远瞩、仰望星空的人,但更需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做事的精神。

 

在SMC发展的几十年中,有太多的选择和*的机会,但高田芳行会长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一生,没有太大的能量,我只想把气动做好。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才是实业家应该具备的执着精神。所以SMC能够获得今天的成绩,达到现在的行业地位,绝非偶然,这跟经营者的思想和信念紧密相关。

 

曾有不少靠实业积累了*桶金的创业者,很多人仍停留在“企业的经营目的是盈利”的认识阶段,还只是关心钱从哪来。如果一个企业只以利润为中心的话,这个企业则很难在誘惑中坚守。为更快地淘到第二桶金,在这让人心潮蓬动的市场中,他就可能转向投资、炒股、炒房,不少企业从此消失。企业的经营目的应该是:如何让你的产品与技术给市场和客户带来应有的价值,并得到他们的认可,盈利就只是这个价值得到认可后的结果。雷军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四处寻找风口上,虚拟经济经营不出社会的富裕;不劳而获的金融污染,污染的是国民的创业精神和脚踏实地做事的作风。

 

给年轻人的一些话

赵彤说:“回顾自己从小学、插队、大学、留学、回到大学任教,一直到现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走了几十年的人生路,确实有一些体会和感悟,希望这些体会和感悟能对今天的年轻人有一些参考价值。”

 

SMC中国公司的企业宗旨是:以*的气动技术为工业自动化做出贡献(智者);以温暖的心为全体员工的生活幸福做出贡献(仁者);以宽广的胸怀为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义者)。做人,就要做智者、仁者和义者。

 

赵彤在企业经常跟员工讲8个字:诚实、正直、勤奋、向上。诚实正直这4个字是强调人的品德,这个很重要,想要成才、想要成功,必须要有的人品;勤奋是一种精神,无论走哪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向上指的是积极的心态,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不要发牢騷、不要怨声载道、不去埋怨自己生不逢时,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这是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现在很多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到企业和工厂中去。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年轻人难免有一些急于求成的浮躁。赵彤告诫年轻人:要记住,人生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走,社会的繁荣必须有一批脚踏实地的人去创造财富,国家的强大需要有一批人去夯实产业基础。技术立国、产业立国是企业人矢志不渝的信念与追求。

 

有人对赵彤说:“你始终是在不断创业的路上奋斗。”回顾一生,他对人生、事业、责任有着令我们深省的感悟:

 

“确实如此,我们这一代,命里注定是拓荒创业的一代,创业的目的就是要为这个社会留下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就是要不断地为后面的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得更好。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会为走过的路感慨和欣慰,也相信美好的未来属于今天的年轻人。人们经常谈论:人生和事业的意义是什么?几十年坎坷的人生路,我的体会是:事业和人生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不断享受着通过艰辛的努力达到目标的喜悦,又因下一个目标而充满活力和动力,人生的乐趣就是追逐成功的喜悦。

 

衷心地祝愿:气动产业,传承发展!”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